



【本刊讯】由2021走进2022,铝加工业可谓亮点纷呈,危机中育新机,动荡中破新局。8月9日至10日,2022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在广东佛山隆重召开,大会聚焦“绿色低碳 自主创新 拓展应用”,来自国内涉铝产业链的地方政府、企业、产业园区、科研院所、下游用户及相关单位的千余名代表参与本次盛会,共议铝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承办,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联盟、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等六十余家单位协办,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佛山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聂祚仁,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二级调研员冯智慧,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处长高云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山东省铝业协会会长、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佛山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张庆云,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伊电集团董事长霍斌,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万战伟,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裕斌,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刚,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军,山东省临朐县委书记刘艳芳,安徽省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孙进,江西省安义县人民政府县长罗国栋,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政府市长张东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主任李德峰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李增力、资深经济学家曹远征、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林廷鑑以视频方式参加本次会议。范顺科、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章吉林分别主持上午开幕式与主题报告环节。
本次会议大咖云集,设置了致辞、主题报告等环节,邀请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院士专家和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宏观形势、产业政策、行业发展、扩大应用、企业管理等话题深入交流,观点集萃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主持开幕式:
2021年铝加工业运行情况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总产量持续增长,二是经济效益大幅攀升,三是出口超过疫前水平,四是自主创新持续增强,五是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细分行业进一步分化,二是向深加工延伸仍是大势所趋,三是专业化发展趋势显现,四是铝加工与再生铝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五是铝材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竞争力独步天下,六是加工费新变化为亮点。(主题报告具体内容请关注后续推文)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视频致辞: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铝加工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牢牢把握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努力争取成为世界铝加工材料开发的策源地之一,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提高高端制造能力。
二是坚持扩大铝应用永远在路上,着力稳固铝加工基本盘,确保行业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是要保障产业链循环畅通,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话语权。
四是不断深化跨界协作,打造融合发展和集群化发展新模式,构建上下游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加快推动铝加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作《宏观形势分析与展望》专题报告:
全球经济增长势头进一步缓慢;全球商品市场正经历着冰与火的洗礼;中国经济恢复尚在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政策需着力稳经济增长大局。
行业发展仍面临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处长高云川致辞:
我国铝加工行业持续向好的基础还未稳固,从全国来看,我国铝加工行业自主创新、智能制造水平有待提高,航空铝合金等高端材料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化步伐有待加快,满足和引领下游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国际上来看,铝加工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
下一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双碳”目标政策编制顶层设计,会同相关部门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推动铝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秘书长苏天杰致辞:
当前,铝加工行业面临着需求不足、“双碳”目标、安全生产等各种挑战,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如何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是摆在行业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李增力视频致辞:
随着我国铝产业规模扩大、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贸易摩擦不可避免,近年来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贸易摩擦逐步向复杂化发展,这要求行业进一步提升应对能力。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行业要坚定信心。从出口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铝材贸易摩擦频发,但去年我国在全球近十起涉及到铝产品的贸易救济案件,都取得了有利的结果,维护了十多亿美元的出口市场。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产业韧性依然强劲,制造业中心地位也相当稳固,创新成效很显著,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产业稳定发展的长期态势也没有改变。因此,铝加工行业一是要做好自己的事,苦练内功,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要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三是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加强多主体协同联动、协同应对,努力维护产业企业合法权益。
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二级调研员冯智慧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
铝加工行业是我国优势产业,是基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很多贡献,但铝加工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五年来铝加工行业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爆炸事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较为恶劣。
铝加工企业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提高自查自改能力,坚决防范遏制同类事故发生,二是提高设备安全性,推动铝加工行业转型升级,三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标准化建设。
坚定发展信心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伟明致辞:
佛山铝加工产业有三大发展优势,一是产业基础扎实、全链条聚集、发展效益凸显;二是质量优势突出,重点细分行业领跑全国;三是技术底蕴深厚,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佛山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铝加工产业的发展,接下来将瞄准上游原材料交易和下游终端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创新力量、驱动行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具有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业铝材行业发展,推动佛山铝加工产业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力华致辞:
中铝高端制造是一个崭新的老企业,2021年中铝高端制造实现了铝加工商品材产销量133.7万吨,同比增长23%,一举跃升为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未来,中铝高端制造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部署,聚焦高端细分领域,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强化资本运作,力争2023年登陆资本市场,聚焦国防军工、汽车轻量化领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加快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发展。
山东省铝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创新集团董事长崔立新致辞:
近年来,山东铝产业凭借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咬定终端化、高端化、集群化、循环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滨州、聊城、烟台三大铝全产业核心区和临朐、临沂两大铝型材产业集聚区,构建起了“三核引领、二区支撑”的铝产业发展新格局。
山东省铝业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开展行业调研和内外交流活动,将团结全省涉铝企业,握指成拳,协助政府招商引资,拉长墩粗产业链条,共同打造山东铝业品牌。
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裕斌致辞:
高端铝业是滨州的核心支柱产业,2021年实现主营收入4500亿元,滨州铝业在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等5个方面优势明显。
今年,滨州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奋斗目标,谋划了“1+11868”的工作体系,锚定发展、科创、开放、服务等“八个品质”提升新目标,为高端铝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诚邀各位嘉宾和企业家朋友走进滨州、选择滨州、投资滨州,成为滨州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的合伙人。
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林廷鑑视频致辞:
近年来,澳美铝业坚持铝加工行业的纵向发展,在创新技术并持续优化之余,从产品或产业价值上充分体现自身能力,并从中挖取了更多的可能性,实现了经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也锁定了汽车零部件和清洁能源等应用领域作为发展重点,以创造更美好、更绿色的价值。
“绿色低碳”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也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澳美铝业积极开发并推广铝合金的绿色应用,并制定了气候战略和气候路线图,从自身做起,致力减少碳足迹,并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聂祚仁作《船用铝合金及铝合金高效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
大会同期组织召开了“2022年(第七届)中国铝加工材料学院与研究院院长论坛”“铝挤压、铝轧制与资本期货”三大主题的分论坛,有30余位高校科研院所学者、行业专家、企业家、市场分析师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科技自主创新及铝材应用拓展作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