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讯】(文/毛建华 王凯荣 图/王籽楠) 11月30日,由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暨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技引领、国际合作、产业对接,绿色发展”,覆盖地勘、采矿、选矿、冶炼、贸易和金融等矿业全产业链。大会较上届会议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000余家矿企、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校、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单位,参加会议代表达2000多名。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中国工程院能源与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王建华,国家产学研副主任王德学等嘉宾出席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王建华宣读支持筹建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的批复,干勇、曹卫星、赵白鸽、彭苏萍、王建华、王德学共同为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成立揭牌。曹卫星、罗文、赵白鸽、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张旭、联盟理事长彭苏萍及联盟成员代表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分别致辞。原黄金武警指挥部副主任崔德文主持上午的成立大会。
曹卫星在致辞中表示,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建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促进矿产资源与材料产业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开通矿业现代化和矿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实际行动。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发挥产学研指导作用,要探索并创新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着力培育矿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合理有效衔接,实现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四是大力推进矿业绿色发展。
罗文在致辞中提出对联盟的下一步发展建议:一是支持行业平台,加大行业研究,积极组织对接新材料应用创新和案例重大项目等科技计划,支撑矿业产业与材料产业发展;二是打造创新服务的平台,开展产业监测与一体分析,完善相关体系,解决重点标准老旧缺失问题,推动材料标准与应用规范衔接配套;三是搭建促进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推进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分担共享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竞争力;四是深入发展研究行业部门的规律特点,并加强政策设施的推广。
赵白鸽在致辞中指出,矿业发展是以全球化战略为导向;要把储备资源的掌控能力作为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的根本;采用金融手段依靠并购重组,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地依靠科技进步。
彭苏萍在致辞中欢迎还没有加入联盟的单位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联盟下一步将建立矿产资源联合开发的投资平台,矿业权产业链大数据的服务平台,院士、专家、全产业链合作的服务平台,产品项目资金的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绿色矿业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合作平台。还准备与院士、专家研究团队交换合作意见,建立在国际交流方面的合作机制。支持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工信部、矿产资源与材料的相关工作,积极承担政府与企业的纽带责任,全面成立联盟单位,共同促进矿业联盟和材料可持续发展。
联盟成立大会后,干勇,中国能源投资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鞍钢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邵安林,中国铝业公司董事长葛红林,中国五矿集团副总经理冯贵权,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司长、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阿特拉斯·科普柯矿山与岩石开挖技术部技术总裁Olay Kvist分别作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从当天下午持续至12月1日,分论坛共分为八大板块,48个论坛,主要围绕全球矿产资源形势与战略转型、我国“走出去”全产业链矿业投资、全球矿业发展前景、国外矿业投资面临挑战、矿业的周期与趋势、钢铁行业运行与铁矿石需求、新时代我国工业发展成就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基于大数据视角的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全球矿产勘查形势、全球非金属矿产资源、世界锂产业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和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及补偿政策等矿业热点问题展开研讨。
本次大会由西安天宙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司南国际矿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树人律师事务所、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国矿业增值服务联盟、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山东黄金集团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普全球市场财智、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